
本文章廣告來源:Google廣告

▲虐殺貓咪的陳皓揚遭大批民眾上前圍毆。(圖/記者林敬旻攝)
文/朱駿(獨立評論人)
貓是可愛的動物,本人從小與貓共眠多年,至今依然記得當時所養貓的可愛模樣。有人兩度或許不只兩度虐殺貓,確實應該給予制裁,所制裁的理由應該是要殺減或矯治他這種殺虐之心,以免那天此心大變,覺得只是貓不過癮了,找人下手!
臺大生陳皓揚虐殺「大橘子」遭到起訴,北院昨天首開庭後,認為有逃亡之虞,裁准新臺幣15萬元交保,陳皓揚交保後,遭大批民眾上前圍毆,造成多名警員受傷,眼鏡也有被踏碎的,一名廖姓女法警腿部遭輾、黃姓副警長腿遭機車壓傷,送和平醫院救治。
這件事已進入司法程序,是個法律問題應無疑義,臺灣如果真是個民主社會,就應該有法治的表現。請問這些群眾上前圍毆是基於什麼正當的法治理由,可以加諸這麼多人暴力?而且傷及執行公務的警察?是所謂的義憤嗎?沒有法治合理的基礎能稱義憤嗎?還是藉機假裝義憤,以為打著義憤的招牌就可以脫序發洩連自己都無法說清的原始野蠻暴力吧?這樣的暴力行為與動物性的發洩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就殘暴的本質而言,和虐殺貓相比難道不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嗎?對社會傷害的程度可能遠遠超過虐殺貓吧!?
這種行為的法律正當性何在?隨興做出這麼野蠻、違法、傷及無辜的行為,能說心中還有法律嗎?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連尊重法律的治理都做不到,遑論對人性尊嚴的重視!這種不顧人性尊嚴與唯暴力是視的行為不就是倒退到叢林法則的落後時代嗎?這樣的人民素質可以有健康的法治社會嗎?不讓法治發揮正常的功能與意義,我們的社會如何成為具有高素質的文明社會?臺灣可能在假義憤的集體暴力中進步發展嗎?沒有法治的臺灣能有真正的民主嗎?這樣的臺灣能有什麼前途嗎?
臺灣的集體暴力問題已經是反映在各界的嚴重的文化問題,以各種不同的文武形式出現。文化問題是價值選擇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反思自己價值的問題,堅決以文明進步的方式處理我們的問題,堅持合理合義的價值,只靠眾暴寡的「權」與「拳」,臺灣是不可能走出一條真正具有可以調動人心的軟實力之路的。沒有真正的軟實力,我們很難提升臺灣的綜合競爭力。想依賴「洪荒之力」解決問題,臺灣只會不斷向洪荒倒退沉淪!
bryantn413wq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章廣告來源:Google廣告
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全球車廠爆發車用晶片缺貨潮,美國、日本、德國甚至派人跟政府交涉,希望臺積電在內的晶圓代工廠能加速生產。現在進入下半年,晶片荒的現象緩解了嗎?恐怕沒這麼樂觀,投資銀行高盛出具報告研判,雖然9月起供貨吃緊的狀況會稍微好轉,但一直到明年,各家車廠的新車庫存仍將遠低於疫情爆發前水準。國內專家表示,今年電動車銷量預估比去年成長二到三倍,感測元件的需求量更大,因此車用晶片供貨吃緊的狀況,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有所改善。
圖/TVBS
活動主持人:「三二一。」
歐美暢銷的純電動車正式引進臺灣,全球第四大車廠現代汽車,喊出2021是電動車元年,未來每年至少一臺新車上市,目標2025,新能源車品牌要擠進全球前三強。
銷售人員:「它的耗能顯示它要充電的上限,以及在什麼時候充電,它都可以去做一個自定義的設定。」
bryantn413wq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章廣告來源:Google廣告
記者李鴻典/臺北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16日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進行討論並獲共識,全民可以免付1000元,直接領取五倍券,預計10月初上路,但藍營依舊堅持應發現金。對於五倍券爭議,社會民主黨臺北市議員苗博雅說,「紓困要現金,振興要限時。紓困還沒完,振興太早談」最近的五倍券之亂,用這四句話就講完了。

▲五倍券預計10月初上路,但爭議至今不斷(圖/資料照)
苗博雅說,紓困,是為了解決柴米油鹽房租水電薪資的燃眉之急,當然一定要發現金;而政府先前的紓困,發的每一塊錢都是現金無誤。振興,是為了點火,讓因疫情而降到谷底的餐飲、服務業、零售等內需產業買氣重新回溫,恢復到正常狀態。
點火,當然要集中力量,慢慢搞一年半載只是浪費錢,所以要「限時使用」。苗博雅指出,根據智庫研究,三倍券政策,政府支出1元,可創造1.99元的經濟效益。就是「限時點火」的效益。振興券的政策本質,是好的。但為什麼會搞到輿論不滿?
有兩個原因:
1.政府沒有妥善運用三倍券的經驗,主動鋪陳論述,提出周詳的數據。大多數人民不了解「限時」的必要性,才會被操弄「現金之亂」。
bryantn413wq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